全世界的科技园,无论是美国硅谷、英国剑桥、中国中关村都是依托高等学府建设起来的。原因很简单,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开放的创新氛围是滋养创新创业的沃土。
在2016中国“互联网+”千人论坛上,良乡高教园区副主任蔡本睿教授,介绍了良乡高教园区的“双创”发展成果。
乡高教园区副主任蔡本睿教授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精选:
良乡高教园区,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两个高教园区之一,距离三环仅19公里。园区占地1万亩,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预计投资300亿,建成后可容纳12万师生。目前北理工、社科院研究生院、北京中央大学、工商大学、首师大等五所高校已经入驻。
2010年良乡高教园区推出了智汇城品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园区主导建设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这是跟房山区人民政府于北京市教委联合建设的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有著名投资人毛大庆创立的“优客工场”、新发展集团的“创新谷”、中国移动互联产业孵化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四大双创孵化基地,全力打造高端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和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了孵化加速条件。
除了四大孵化基地,园区还建成了“十大创新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智汇城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中细软)、智汇城公共信息云平台、孵化服务平台等,这些都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云平台是网络运营平台,知识产权平台是借助于互联网知识产品的挖掘、申报服务、评估交易等。中央刚刚出台,要把北京作为全国科技的创新中心,良乡高教园坐拥五所高校以及创新资源,会成为中关村南部创业城的核心区,也是智汇城的发展所在。
截止目前,园区孵化的企业多达200家。园区充分发挥在园高校入驻企业的人才优势,积极实施校际人才工程,实现了健康管理院士工作站和以江雷院士为核心的华纳院士工作站,在积极推进国家301医院的科研院所等,与企业联合博士后青年英才工作站、千万人才团队工作站。
在双创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与社区接轨,让高校学子的双创梦更加落地。这方面,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模式、技术、思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它支撑着未来社会、商业的实践落地。几经考察,良乡高教园区和正益工场达成了初步意向,用移动技术支持高校双创,建立从学习培训、技术交流、在线协同开发、互联网推广运营、项目对接到商业变现的一站式闭环生态,计划将正益工场在企业级市场的技术与项目经验,输送到校园;通过正益工场连接教师、学生、校园、企业等,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
未来,园区还将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引进新模式、新技术,让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充分活跃起来,集中各方优势,让双创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